一站式疾病查询与诊疗指南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最佳治疗方案
本页面专注于提供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
肠易激综合征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临床十分常见,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据估计,在有消化系症状的病人中,肠易激综合征约占50-7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2,多见于中青年,已被公认为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
1.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腹部胀满; 2.嗳气、恶心、呕吐; 3.焦虑、紧张、失眠、乏力、气急、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头面阵热、和头晕头痛、胸痛、背痛、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等; 4.有时可扪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或粪块、结肠区轻压痛; 5.肛门指检提示括约肌张力增高且病人有痛感。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依据:
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消除紧张情绪、生活规律、改变饮食结构; 2.药物对症治疗; 3.理疗; 4.中医中药。
用药原则
1.镇静、抗焦虑可选用谷维素、安定、利眠宁、多虑平等; 2.阿托品、山莨菪碱、颠茄合剂及维生素K等有解痉作用,根据腹痛情况适当选用; 3.止泻可选用、硝苯比定、消炎痛、可待因、苯乙派定、洛派丁安等药物; 4.通便不宜用泻剂,可选用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或乳果糖等; 5.改善肠道菌丛,可服用丽珠肠乐、整肠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