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疾病查询与诊疗指南

血吸虫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最佳治疗方案
本页面专注于提供关于血吸虫病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病因病机:
血吸虫病在我国系指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体由于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受到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肝脏与结肠组织中所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脾肿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伴腹泻或排脓血便。晚期则门静脉周围纤维性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它是危害我国农民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血防工作的努力和防治工作上的落实,目前许多地区已基本上消灭了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早期疫水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皮炎;发热,热型不规则,临晚高热,伴畏寒,次晨热退盛汗,热程长;过敏反应、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有压痛;腹痛、腹泻、排脓血便;重症者伴有贫血、消瘦、浮肿、恶病质。 2.慢性血吸虫病:多无症状,重者有慢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肝脾肿大,以肝左叶肿大为着。 3.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脾大平脐,质地坚硬,伴有脾功能亢进、继发性贫血;腹水型: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低蛋白、腹水,下肢浮肿;侏儒型:由于肝便化肝生长介素减少,影响生长发育而引起。病人身材呈比例矮小,性器官不发育、睾丸细小,无月经,类似垂体侏儒症。 4.肺损害:虫卵沉积肺间质引起病变,表现胸痛、咳嗽、气喘。 5.脑损害:急性期引起脑膜脑炎表现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瘫痪、抽搐、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慢性期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以局限性癫痫多见。血吸虫病诊断依据:
1.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 2.急性血吸虫病:有持续不规则发热,过敏反应,肝脾肿大、腹痛、腹泻、排脓血便,伴有贫血、浮肿、消瘦,早期疫水接触部位皮肤出现皮炎。 3.慢性血吸虫病:有慢性腹痛、腹泻、排脓血便,肝脾肿大,以肝左叶为着。 4.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贫血,消瘦。小儿生长发育障碍或侏儒症。 5.血象:急性期白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晚期红白细胞减少。 6.粪便检查:粪便直接涂片发现血吸虫卵;粪便沉渣孵化检查血吸虫毛蚴。 7.直接肠粘膜组织或肝组织活检:找到日本血吸虫卵。血吸虫病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各型期血吸虫病首选比奎酮); 2.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急性血吸虫病:应用比奎酮或硝硫氰胺,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 2.慢性血吸虫病:应用比奎酮或硝硫氰胺,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治疗。 3.晚期血吸虫病:应用比奎酮或硝硫氰胺,联用抗生素,输入人血白蛋、新鲜血液等,纠正贫血、低蛋白,加强对症支持药物的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脾亢时应考虑脾切除。 4.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止血、输血、补充血容量。止血无效应加用三管三囊管压迫止血,无效者应手术治疗。 5.并发肝昏迷时:要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紊乱,恢复神经传导,减轻脑水肿,加强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堿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