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病因病机:
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 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治疗是关键。
颌下腺炎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硷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硷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颌下腺炎诊断依据:
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颌下腺炎治疗方案:
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2.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3.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4.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颌下腺炎参考说明: